近日,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艾力斯”)在給上交所提交關于審核問詢函之回復報告中提到,該公司的艾氟替尼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獲批,有望成為繼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(泰瑞沙)、豪森藥業的阿美替尼(阿美樂)后第三個在國內上市的第三代EGFR-TKI。在解決一代二代EGFR-TKI耐藥后的T790M陽性繼發耐藥的二線治療上即將形成新的二線多藥相爭模式,孰優孰劣,今天一起圍觀一下三大藥物的披露數據和現實經濟花費情況。
一、奧希替尼
奧希替尼依據AURA3研究,成為全球以及國內上市的首個三代EGFR-TKI。在AURA3研究中,共納入419 例一線EGFR TKI治療失敗并且組織活檢、經中心實驗室確認為T790M突變陽性的患者,隨機分組至奧希替尼組,n=279,接受奧希替尼80mg每日一次;或培美曲塞+鉑類組,n=140,接受培美曲塞(500mg/m2)聯合順鉑(75mg/m2)或卡鉑(AUC=5),每三周一個療程,最多6個療程,后續可繼續使用培美曲塞單藥維持治療。
該臨床試驗、共有全球包括美國、加拿大、歐洲、中國、日本、韓國和澳大利亞等超過130 個中心參加?;颊呋€特征在兩治療組基本平衡。入組患者中,亞裔占65%、不吸煙者占68%、CNS(腦轉移)患者占34%、EGFR19外顯子缺失占66%。
主要研究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(PFS),次要研究終點是OS、腦轉移患者ORR和安全性等。
結果:
(1)PFS(無進展生存期)
奧西替尼組和培美曲塞+鉑類組中位PFS分別為10.1月和4.4個月(HR=0.3,95%CI 0.23-0.41,P<0.001)。
而其中占比65%的亞洲人群獲益更大,奧希替尼相比傳統化療可以明顯提升PFS,HR=0.32 (95% CI, 0.24 to 0.44)。非亞裔人群HR僅有0.48 (95% CI, 0.32 to 0.75)。
(2)OS(總生存時間)
奧希替尼組和培美曲塞+鉑類組中位OS分別為26.8個月和16.9個月(HR=0.54,95%CI 0.18,1.60, P=0.227),二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。
(3)ORR(有效率)
奧希替尼相比傳統化療組,有效率分別是71%:31%。
(4)腦轉移患者有效率
EGFR突變患者極易發生腦轉移,因此藥物對于腦轉移的有效率也是衡量標準之一。在對腦轉移患者(n=30)療效進行評估時,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客觀緩解率(ORR)奧希替尼組為70%(95% CI 51,85),化療組為31%(95% CI 11,59)(比值比[OR], 5.13; 95% CI 1.44, 20.64; p=0.015)。PFS方面,奧希替尼治療腦轉移患者的PFS分別8.5 月:4.2 月; HR 0.32; 95% CI, 0.21 to 0.49)。
(4)毒副反應
奧希替尼組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腹瀉、皮疹、痤瘡、甲溝炎等,3級及以上的藥物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9%,1%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導致死亡,5%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終止治療。
培美曲塞+鉑類組3級及以上的藥物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4%,1%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導致死亡,9%因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終止治療。
二、阿美替尼
2018WCLC上報道了 A first-in-human I/II期、開放、多中心臨床試驗,2018年5月16日至2018年10月23日,共入組36家中心的244例患者,其中189例為中國大陸患者,55例為中國臺灣患者。入組37.3%的腦轉移患者,超過20%患者既往接受過>1線治療。
主要研究終點是ORR,次要研究終點是ORR,次要研究終點是DCR、PFS和安全性等。
結果:
(1)ORR(有效率)
數據隨訪截止至2019.5.25,中位治療時間為9.5個月 (95%CI 8.3-9.6個月),阿美替尼治療經治T790M突變NSCLC的ORR達68.4%,DCR為93.4%。
(2)PFS(無進展生存期)
阿美替尼治療經治T790M突變NSCLC的中位PFS達12.3個月,中位DoR達12.4個月。
(3)腦轉移方面
腦轉移亞組ORR達61.5%。
(4)毒副反應
阿美替尼治療經治T790M突變NSCLC耐受性佳,僅2.0%患者因藥物相關不良事件終止治療。
三、艾氟替尼
今年ASCO 上,公布了一項多中心、單臂、中國46個中心開展的IIb期臨床研究,評價艾氟替尼治療T790M突變陽性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。
2018年6月4日至2018年12月8日,共納入220例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的局晚期或轉移性NSCLC,不適合手術或放療,接受一代或二代EGFR TKI治療后影像學進展且伴有T790M突變,或為原發性EGFR T790M突變的患者。在艾氟替尼首次給藥前至少4周內不需要類固醇治療的無癥狀、穩定的腦轉移患者可以納入。中位年齡61歲,96.4%為IV期,ECOG PS 1/2為77.3%/4.1%,39.5%存在腦轉移。
合格患者將口服艾氟替尼80mg/天,直到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毒性。前48周每6周進行一次療效評估,以后每12周進行一次療效評估。
主要研究終點為ORR(IRRC)。次要終點包括PFS,OS,DOR,DCR,CBR和安全性。
結果:(1)至2019年1月29日,中位隨訪時間為9.6個月,由IRRC評估的ORR和DCR分別為74.1%和93.6%。中位PFS為9.6個月(95%CI 8.2-9.7)。
(2)220例患者中,87例有可測量和/或不可測量的CNS轉移灶,29例有一個或多個可測量的CNS轉移灶。CNS ORR和DCR為65.5%和100%。中位CNS PFS為11.0個月(95%CI 8.3,NA)。
總 結
綜合上述研究,先上張表對比一下:
有效率上,三藥相差無幾,也是體現了三代TKI藥物的穩定性。但在PFS上,艾氟替尼似乎稍遜一籌,阿美替尼表現最佳。而最讓人關注的OS結果國產兩個藥物目前均未獲得,續觀。腦轉移有效率上,阿美替尼稍遜一籌,奧希替尼仍然是腦王。不過療效的對比在經濟花費面前,似乎一下子變得渺小,奧希替尼手持醫保特權,整體花費要明顯減低,只能期待兩大國產藥物的費用直追。
三大藥物醫保進程及計劃:
• 2017年奧希替尼獲批上市,2018年奧希替尼二線適應癥進入醫保。
• 2020年3月阿美替尼獲批上市,當前阿美替尼尚未進入醫保。
• 艾氟替尼獲批上市后,其公司表示預計于次年即可申請通過談判進入醫保目錄。
二線應用僅僅是開端,奧希替尼目前已在國內獲批一線。優勢顯著,亟待國產TKI奮勇直追,共創EGFR的百花時代。